恰如其分的陪伴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充滿著變數,尤其面對親近的對象,情緒更容易隨之影響。 當重要他人陷入情緒漩渦時,我們可以怎麼做,才能照顧好自己,又能幫到對方? 如同救援溺水者前,我們需要衡量自己的能力、檢視自己的裝備是否齊全,才能踏入有信心不陷入險境,全身而退。 因此在聆聽他人的苦水之前,我們需要先評估自己的內在是否有空間能承接,避免因為情緒過載而讓彼此相處得喘不過氣。當我們能自行調節情緒,也才有餘力可以陪伴他人,不至於讓也陷入自責,認為自己無能為力讓他人好轉。 陪伴他人的歷程中,很重要需要提醒自己的是:他人的情緒不是自己的責任。如同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的詩中寫道: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你指責我,我感受到你的受傷。 你討好我,我看到你需要認可。 你超理智,我體會你的脆弱與害怕。 你打岔,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見。」 面對孤身處於困境的人們,恰如其分的陪伴,有「三要」與「三不」: 三要: 1.有人可以傾聽心聲 2.有人可以信任與求助 3.有人在乎/重視自己 三不: 1.不希望被打擾與追問 2.不希望被評價與否定 3.不希望一直被說教與建議 若我們能以上述的姿態善待自己,我們也更能領略陪伴的智慧,共譜更好的互動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