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1的文章

【在疫情中,疼惜身為單親家長的自己】

圖片
疫情的三級緊戒對許多人而言是措手不及的生活驟變,尤其廣大家長們面對孩子上學與托育暫停後該如何安置小孩而傷透了腦筋。即使有親友後援的家長,也可能面臨每天接送孩子的奔波、成為假日父母、祖父母到家裡同住以便照顧小孩這樣的生活變化。 而更辛苦的,是沒有替手的家長,必須擔起更長時間的照顧責任。有伴侶者或許能彼此商量輪流請家庭照顧假,但對單親家長而言,是更孤軍奮鬥的處境。好一點的狀況是同時居家辦公與陪伴孩子,但不少人其實遭遇被迫放無薪假或者突發性失業的打擊,生活瞬間籠罩在巨大的焦慮與不安底下,靠著儲蓄咬牙撐著生活的同時,又必須強打起精神為生計謀出路。 🦠疫情就像一波波不可測知的餘震 不可見也無法絕緣的病毒,在這一年多的歲月裡誘發了全世界人類的深層恐懼,直接影響了生存的安全感。我們可能擔憂著空氣凝膠中潛藏的危機而不敢摘下口罩自在呼吸與說話,我們可能因為防疫考量減少外出而少了曬曬陽光的機會。那些過往被我們認定是可以自在取用的生存基本條件-陽光、空氣、水,現在卻連Maslow理論中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無法全然滿足。同時,安全需求也持續面臨不可測知的危險與威脅,一出門就必須開始戒備,回到家耗時地全身消毒。然而,最讓人無力的是,無論多齊全的安全防護,都無法真正使我們獲得「不會被感染」的掌控感。我們內在的安全感地基像是被挖去了好大一角,一而再再而三感受到疫情引發的效應,像是餘震般不斷讓我們的安全地基陷入重建到倒塌的循環中,讓我們整體的身心狀態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影響。 😖不是在脫窗邊緣,就是在窗外 美國精神科醫師Dan Siegel提出「身心容納之窗」的概念,當人在窗中的時候,可以專心用力,也可以自在放鬆,能夠調節各種情緒,讓我們不會在面對外界刺激時就一下子被逼到窗邊的臨界點,讓我們得以身心平衡,維持理性腦的運作。然而,當我們遇到危險或威脅時,我們可能會衝出容納之窗,可能想奮力一搏而進入戰鬥模式,也可能評估走為上策而呈現逃的狀態,我們的呼吸、心跳、脈搏也隨之加速,讓我們處於理智斷線的情形。如果危險太劇烈,也可能讓我們呈現情緒腦模式,掉進僵住、凍結、關閉的狀態,癱瘓無力、無法行動。「戰、逃、僵」都是神經系統在保護我們的生存機制,我們的「神經覺」透過偵測所處環境來判斷是否遭遇威脅,然而無死角的病毒讓我們無從抵禦,不再感受到疫情之前的安全。我們的理性腦看著日復一日看似正常運轉的生活,可能沒有意識到

【親子園藝中的七感遊戲】

圖片
「失去山林的孩子」一書的作者表示現代孩子普遍有大自然缺失症,解釋了為何孩子有越來越多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理解與表達能力不足、同理心薄弱、憂鬱感增加的現象。協助孩子建立與大自然的關係,增加親子互動的時光,對目前3C世代的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成長能量。 隨著現今環境對科技的依賴,要創造有助於提升感官感受力的環境更加不易。園藝治療活動的多元化有助於孩子七感的感覺統合(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覺、本體覺),讓大腦可以更有效地整合來自四面八方及身體感覺的訊息,做出適切的反應,減少視差、平衡感不佳、對刺激過度敏感或過度遲鈍的情形。同時,透過親子遊戲的過程也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情緒調節力、學習策略思考力及人際溝通能力。下列是親子園藝遊戲的基本活動,以七感為基礎,可以做為孩子與自然連結的起點: 👁視覺-透過眼睛的觀察讓我們得以偵測周遭世界的一切,分辨顏色、亮度、大小、形狀、方位與追蹤移動的物體,進一步做出因應的行動、與外界連結。因此,給予適當的視覺刺激以增進孩子的手眼協調與反應速度十分重要。在視覺探索瓶活動中,在透明玻璃瓶/塑膠瓶中加入水與膠水(比例為7:3)到瓶身的七八分滿,再加入大自然素材如乾燥花草(滿天星、繡球花、卡斯比亞、加納利、兔尾草、金杖球、薰衣草、迷迭香等)及種子果實(各種豆類與松果),蓋上瓶蓋觀察流速快慢,若流速較快加入膠水,流速較慢則加水,即完成具有豐富色彩的獨特作品! 👂聽覺-藉由耳朵收集外界音源,我們可以聽見不同音色、音量、語調與節奏,進行形成辨識情境、對象與溝通的能力。穀物沙鈴是很好的聽覺刺激物,從跟孩子一起認識不同顏色的穀物(紅豆、綠豆、黑豆、黃豆、花豆、玉米粒、薏仁、米粒),到裝入瓶中、自由裝飾寶特瓶的過程,都讓孩子練習小肌肉精細動作與手眼協調能力,增進專注力與創造力, 同時也在手作的過程達到情緒舒緩的效果。 👃🏻嗅覺-嗅覺幫助我們提升對空間的判斷力與敏銳度,有助偵測危險;同時也喚起我們對某個味道的記憶,讓我們想起某個人、某個情境,某種心情。像是聞到麵包店的烘焙香而想起了小學時媽媽烤的點心;又或者聞到薄荷的清香味連結到提神醒腦的口香糖。「香味顏料」是增進嗅覺敏感度的練習活動,首先遮蔽香料罐的包裝,讓孩子們嗅聞少量香料(紅椒粉、海苔粉、羅勒粉、咖哩粉、肉桂粉、白胡椒粉、檸檬椒鹽、黑胡椒粒),再請孩子說說聞到的氣味可能是什麼、再揭曉答案,藉此增

【給青少年的你:超前佈署的職場能力養成】

圖片
我的未來不是夢,只是夢到現實又怎麼拉近距離?首先,我們需要先確定所處的位置在哪,又想到達哪個座標。回顧過去的學涯,最熟悉不過的或許是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等主要科目。我們對職業的了解或許大多是從親友、學校與媒體的資訊而來,難以聚焦生涯目標往往是青少年階段常見的難題。面對實習環境的洗禮,究竟是更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理想的、適合的工作,還是更迷惘而不知往哪裡前行?邁向職場,首先需要從認識自己開始。當你是最了解自己的專家,才曉得如何讓對你不熟悉的職場對你感到好奇、逐漸認識你,進而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生涯興趣支撐你在職場的動力 學者HOLLAND提出生涯六碼,將生涯興趣分為:實用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事務型。邀請你可透過紙本或線上量表了解自己較有興趣投入發展的取向。同時,也可以回想你曾經「嚮往過的三個職業」,思考這些職業是什麼吸引了你?又或者,可以從自己「印象深刻的三個愉快經驗」開始整理自己的興趣分布:需要與人互動或是可獨立完成?再者,社群軟體的瀏覽、按讚分享與發文,也紀錄著日常生活的軌跡,那些頻繁出現在動態牆的資訊或許象徵著你的興趣來源。 投身有興趣的領域有助於引發我們想學習、鑽研的「勝任感」,帶來職涯路上的前進動能。即便找不到能引發學習熱情的工作,也可以先從列出「確定無意願從事的工作」開始,避開生涯地雷、逐漸聚焦自己的興趣場域。 📘優勢能力累績你的職場生存韌力 考試引導教學的制度往往讓我們習慣聚焦在需要補足加強的能力,而非培養我們欣賞自己的眼光。因此,透過日常生活習慣與休閒興趣的觀察,是釐清、確定優勢能力的捷徑。 你或許喜歡閱讀書籍小說、尋寶桌遊;偏好觀察自然、動植物的變化;擅長運動或手作;徜徉於音樂旋律的趣味;能察覺自己的心情好壞;容易與大家打成一片、喜歡幫忙他人。這些優勢能力有助於我們找到自己的職涯舞台,能更順利地累積成就感。而成就感提升了自我價值與工作意義感,成為支撐我們面對職場困難的力量。畢竟,職場新鮮人的挫折常有,但若因此沮喪失志,沒有勇氣經歷學習與適應的關卡、從而讓更多人看見自己的優勢,是一件再可惜不過的事。 📗在找到屬於自己的職場舞台之前,先找到自己的職位 影響求職決定的因素涉及工時、地點、所需能力、公司規定、薪資福利、發展前景等,現實往往難以兼具理想中的職業條件。在獲得伯樂賞識以前,恐怕已待業數月。有家人支持尚能維持生計,然而

【比冷雨更可怕的冷語-疫期中為彼此撐一把暖傘】

圖片
【比冷雨更可怕的冷語-疫期中為彼此撐一把暖傘】 比起病毒本身,更恐怖的是不信任與疏離 自疫情肆虐以來,人們習以為常的日常不再是原本的模樣,取而代之的是,一天又一天的新增病例。莫非定律再一次套用在目前的情境:人們越想要實現的,現實卻往往背道而馳。與日遽增的恐懼可以說是以籠罩的姿態、甚至是滲透的程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戴口罩的形象不再只是"身體不適"的象徵,而成為了自我管理的運輸通行證。比起戴著口罩難以辨識來者何人,面對未戴口罩的人,更讓我們燃起了不安與疑慮,不得不保持芬蘭式距離以護健康。然而,口罩雖然圍出了安全感,卻也讓社交氛圍變的窒息。無法仰賴表情的觀察,讓我們更難"讀空氣",不確定對方對於我們言論的感受引發的非語言訊息,隨之也不知道怎麼回應與接續表達。似乎不論戴不戴口罩,整體大環境瀰漫著恐慌焦慮的氛圍,都影響了你我之間的物理距離與心理距離。 取得了物資,是更安心亦或是更不安? 不曉得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是,開始整理了房間的一個角落,不知不覺之間收納的動力油然而生,整理的時間超乎原本預期…像是隨著手中的拼圖一片一片的連結匯集,注意力越是容易放在空缺的位置,想著如何讓版圖趨於完整。蒐集物資亦然,"多少才夠?"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若是透過變動的外在事物來安自己的心,即便客觀而言物資量要因應生活無虞,但無法不受他人影響的我們,深怕自己無法爭取到維生資源,而透過囤積來填補名為焦慮的黑洞。在獲得內在的控制感之前,恐怕家裡已先被堆滿了。比起精算購買的數量,更重要的是購買行為的背後,基於什麼意圖?引動生存恐懼的病毒?被打亂的生活節奏?不得不改變的生活習慣?又或者,因為劫難而顯現的人性險惡? 危機也可以是轉機 攸關生死存亡的瞬間,也往往是我們頓悟人生智慧之時。新冠肺炎的來襲對人類而言就如同遠古時代學習鑽木取火一般,不曉得需要歷經多少嘗試才能創建完整的治療方式與預防措施。隨著媒體流轉不停的疫情升溫報導,基於生存焦慮,防疫已然成為一堂必修課,多數的人不敢輕忽這門沒有考古題可循、也無法掌握通過率的課程,必須透過跨國界、跨專業的團結合作,才能讓我們從不知道做什麼漸漸地挪動到可以做什麼的位置。比如我們對防疫的相關知識有了更多學習:病毒的傳播途徑與潛伏期?感染後會產生的相關症狀?口罩怎麼使用、保存、消毒與丟棄?酒精、乾洗手、漂白水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