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慣性的「應該」,形成關係的阻礙】

那是一個送女兒上學的日常。 急急忙忙是我們母女的常態。 為了準時到校, 我一邊鎖著門,一邊請女兒先將電梯按到住家的樓層。 不料一轉頭發現電梯門正好關上, 雖然即時拔腿過去按電梯鈕、仍舊是趕不及, 我趕緊搭另一部電梯去會合。 搭電梯時心裡飄過許多擔心, 不曉得女兒會被電梯帶到哪個樓層? 她可以順利到地下一樓停車場等我嗎? 她沒有感應磁扣,應該不會上來找我吧?應該會在地下一樓等我吧? 正當我努力的安自己的心,電梯恰好開門… 竟然沒有女兒的身影! 看到她搭的那部電梯停在家裡那層… 納悶著沒有磁扣的女兒是怎麼上樓的呢? 當下趕緊再搭上樓,沒想到她也不在那! 我更慌了,想著這是都市傳說、人間蒸發嗎? 女兒六年級了, 應該知道走失的時候如果兩方都移動,是更難找到對方的! 眼看已經時間越來越晚,不出發不行了, 她應該知道我們的目的地都是停車場的! 再次往地下停車場移動時,我心裡祈禱著:這次可以遇到吧,拜託… 還好命運沒有讓我們錯過太久(有點淒美的形容?!) 再次走到地下一樓時,終於看到女兒的身影了! 她一臉焦慮的神情說著: 媽媽你跑去哪裡了!我找你好久! 我想說你應該在家裡那一層啊!你去哪裡了? 我無奈的說: 我去找你呀! 想說你應該會知道我們都得從地下一樓出發,你會在那裡等我。 而且我想說你又沒有磁扣,沒辦法搭電梯上樓, 你是怎麼上去家裡那層的? 走散時候的原則是,小孩不能動,要由大人去找小孩呀! 而且像這個情況,是要由可以控制電梯的人去找人的! 女兒: 好啦我知道了! 我剛才就是只想要趕快跟你會合, 所以才會想上樓,還好遇到鄰居幫我按電梯。 我: 總之這次經驗告訴我們, 按電梯的時候,等人到齊了再進去電梯。 如果走散了,記得在原地等我喔! 兩個人都移動,就更找不到對方了! 當天上學仍舊是遲到了,女兒帶著哀怨的神情步入校園。 當下我開始反思: 今天的狀況雖然罕見,但是人有找到就好。 我怎麼這麼容易又開始碎念模式了? 剛才口氣好像太急了,或許讓女兒感覺到被責怪了… 接著,我思索著這次事件是如何發生的? 我發現,原來是因為我和女兒對彼此都有著既定的期待。 我們都認為對方「應該」要能知道自己的心思, 「應該」要理解自己的考量, 「應該」要有心有靈犀的默契! 就是這些「應該」, 讓我們本來可以早點重逢,但卻更加錯過。 當我們越是看重對方, 我們對彼此就有更多期待。 然而,「默契」與關係...